
云南美丽的风景吸引多少人前往游玩。但近年来关于去云南旅游起争端的事情屡上热搜。云南旅游真的很“难”吗?
纯旅游变购物,张导游要求游客花50000元购买连500元都不值的镯子被拒,把一家老小5口人赶下大巴车。
一家5口花费17000元报旅行社到云南旅游,保证说无强制购物。谁知落地第二天,便被带去强制购买玉器。导游张某强制要求田女士购买标价为50000元的手镯,被拒绝,因为她觉得手镯连500元都不值。导游张某当时就表示他们一家5口不能再继续乘坐大巴赶往下个目的地了,把他们赶下车。
后来,田女士一家把视频发到网上,要求道歉。当地文旅部门和旅行社竟荒唐地说张导游正在带团,不方便道歉。
云南方面处理结果姗姗来迟,处理结果“拟处罚、暂扣”到底包庇了谁?
等啊盼啊,云南方面处理结果来了。但网友看到的是“未强制购物”“未赶游客下车”,这太极打得溜。
满屏的“拟对”,意思是还没有处理。我们现在强调的提高工作效率,不应该是立行立改,为什么处罚和执行到位没有同步呢?
“暂扣”什么意思?3个月后,继续把他放出来坑下一波游客吗?云南文旅心真大。
神秘人“黄某”何许人也?
通报上显示一直未提到的黄某。原来幕后主使是该旅游公司的主管黄某,敢情有人背后撑腰,张某才会在台前如此胆大妄为。
如果是公司行为,那么这么干的绝对不是只有张姓导游一人?
云南文旅自欺欺人
云南文旅大吆喝把游客喊去了,就由着这些旅行社撒着欢的坑游客。纯旅游团,有多少变成了强制购物团。
谁是最大“保护伞”?
明眼人看出来的孰是孰非,到云南文旅这里避重就轻。你说你的,我只认定我认为的,你说再多都没用。看看网友的盖棺定论吧!
我认为,一个地方形象的好坏,能不能吸引游客,留住游客,靠的不是花里胡哨的表面功夫,要的是扎实的基本功。
这次云南文旅丢了面子,又没了里子,既然纯风景吸引不了人,就把每个旅行团必到的玉器店作为景点也不是不可以!
您说呢?
